来源:雪球App,作者: 花开读财报,(https://xueqiu.com/4261348910/317848457)
最近影视行业股票也经历了大涨又大跌的一个过程,截止今天收盘,12只影视股的市场表现如下:
今天这些影视股是全军覆没,全年也只有三分之一的股票有正收益。一直以来,影视股都被冠以炒票房,炒档期,没办法长期持股,按历史来看,确实也是很有道理。例如2025年春节已经和预计定档的6部电影中,就有5部与上述影视股有很大关系,对应如下:
哪吒之魔童脑海——光线传媒;
神雕英雄传之侠之大者——中国电影、横店影视;
唐探1900——万达电影;
封神2——北京文化;
蛟龙行动——博纳影业
电影档期票房确实能够给短期股价波动带来一些解释,但长期来看,为什么万达电影、光线传媒和中国电影市值200多亿,华策影视和上海电影市值100多亿,其他影视股就只能在100亿以下,似乎没有一个很好的落点,今天我试着从财务数据方面进行一个解读,供各位参考。
首先看看上面12家公司的主营业务:
华策影视和百纳千成主要从事电视剧相关业务,所以炒档期与他们俩没太大关系,至少春节档他们还是不够格进来的。
光线传媒、华谊兄弟和北京文化几乎电影制作发行都是主要业务,所以受档期,大制作电影影响很大。万达电影、横店影视、上海电影、幸福蓝海和金逸影视主要业务依托影院开展,受整体票房景气度影响较大。博纳影业和中国电影则是双侧重,同时收到两方面的影响。
再看看各个公司的家底:
1. 总资产和净资产
先看排名,市值较高的几家公司不管是总资产还是净资产都排在前列,这在一定程度上能解释市值相对较高的原因。
再看标红部分,为2014年来总资产/净资产最大金额,对应时间可以发现,各公司总资产/净资产的高峰时期都在2020年以前。
华谊兄弟和北京文化最新总资产和净资产占巅峰时期的比例都低于50%,也远远低于10年平均水平。金逸影视最新净资产仅为巅峰的3%,是下滑最大的公司。
从净资产角度相对过得还行(最新净资产超过巅峰期的90%)的公司是华策影视、光线传媒和中国电影。
2. 货币资金和有息负债
12家公司中有7家公司存在有息负债,其中货币资金高于有息负债的公司有3家,货币资金低于有息负债的公司有4家,其中华谊兄弟和北京文化的货币资金远远低于有息负债金额,存在很大的偿债风险。仅看金额可能不太直观,我们再看看比率。
3. 资产负债率和有息负债率
资产负债率高于70%且排名前三的公司是金逸影视、华谊兄弟和幸福蓝海,其中金逸影视以98%“遥遥领先”。与此同时又有三家公司资产负债率低于30%,分别是光线传媒(12%)、百纳千成(14%)和华策影视(26%)。
从有息负债看,北京文化有息负债率达到41%,华谊兄弟也达到38%,体现出一个很不健康的状态。
有9家公司资产负债率高于10年平均数据,同时有4家公司有息负债率该与10年平均数据。总的来看,随着这几年经营越来越困难,影视公司资产负债率体现出上升趋势。
4. 各公司最主要的三项资产(2024Q3期末数据)
在这个点上,除了货币资金以外,各公司在主要资产上相差较大。像光线传媒最主要的长期股权投资,体现了光线传媒的一些经营理念。而万达电影商誉占比较高,也体现了历史上曾经做了一些很大的并购。使用权资产金额较大的公司无一不是主营院线业务的,也体现了院线业务的特征。另外,因为不是制造业的关系,个公司的固定资产相对都比较低。
在这个点上,我觉得最需要关注的是各家公司的存货,毕竟对于非院线业务来说,存货代表了未来收入的可能性。
5. 毛利率和主营业务利润率
毛利率是(收入-成本)/收入,在毛利率的基础上在减去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研发费用和财务费用的比率,就是主营业务利润率。主营业务利润率代表了公司的真实经营水平。
好几个公司毛利率看起来都不错,但反映到主营业务利润率上面差异就极大了。其中反差最大的是光线传媒和华谊兄弟,这两家也正好都是电影制作发行业务为主的公司。2024年,光线传媒和华谊兄弟毛利率都是43%,但光线传媒的主营业务利润率可以达到38%,华谊兄弟在这个指标上居然是-12%。同样的毛利率,主营业务利润率居然能够差出50%,这也是没有谁了。
光线传媒期间费用率加上税金及附加才9%,也是影视行业里面表现最出色的公司,远远超出其他公司,说明光线传媒在费用控制方面做得非常好。
另外也能看到,大部分公司的毛利率和主营业务利润率最高点都在10年前,现在还能够比较接近最高点的两家公司是 光线传媒和华策影视。
6. 主营业务利润和净利润
如果一家公司非经营因素对企业经营影响较小,那么主营业务利润和净利润的差异主要就应该是所得税费用。但影业行业大部分公司主营业务利润和净利润差异的绝对值和比例都非常大,远超正常的所得税费用水平,说明在正常经营以外,还有非常多的因素影响公司净利润。影响相对较小的几家公司是光线传媒、中国电影、横店影上海电影和华策影视。
另外,主营业务利润和净利润的影响因素基本上都是负面的,会导致公司从盈利转为亏损,如万达电影、华谊兄弟、博纳影业、百纳千成和金逸影视。
7. 净利率和ROE
其实对于现在的影视行业看ROE没什么意义,但也可以看出一些端倪。虽然现在能赚钱,但ROE通常都远小于净利率,说明公司的资产周转率还是很低,行业也还远远没有复苏。
8. 收入和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现金流入
与其他指标有所差异,2018-2019年基本上是影视公司收入和现金流的巅峰,2023-2024年能够恢复到巅峰一半的公司都寥寥无几,其中万达电影、横店影视和上海电影是相对较好的公司。
另外,对于非院线公司来说,收入的波动并非完全因为行业影响,一部爆款电影就完全可能扭转一个公司一年的业绩。2019年光线传媒收入同比2018年差点范围难道是因为行业处于周期顶部的影响吗?靠哪吒之魔童降世罢了,这部电影就给光线带来了近乎一半的收入。
9. 净利润和经营活动现金净额
在这个点上有些反直觉,光线传媒是唯一一个10年平均净利润比经营活动现金净额大的公司,其他公司的现金净额都比净利润更大,这也侧面说明影视行业不管是TO C业务还是TO B业务,只要能赚钱,还是能够收到钱。
10. 总结
从我个人来看,我觉得其中有一些公司公司可能很难维持运营,比方说现金流很吃紧的华谊兄弟、北京文化和金逸影视。但福兮祸所兮,祸兮福所兮,现在国家大力支持并购重组,这未尝不是一条更好的道路,也许哪家公司走通了呢。
对于其他公司,短期来看,存活应该不是什么难事,但想要过好,一方面要等待行业回暖,另一方面也得看个人奋斗。如果能够出现下一个哪吒,下一个长津湖就很可能改变一家公司一年的业绩,从而改变命运也不无可能。爆款在成为爆款以前在哪里? 在存货。所以对于影视公司,研究其存货不可避免。如果一家公司存货啥都没有,那也就没有翻天的可能。上海电影这两年凭啥逆天?中国奇谭总是绕不过的。虽然不是存货,但道理似乎都一样。
以上是我关于影视行业的一些思考,欢迎各位朋友参与讨论,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能够指出我分析中的不足就更好了。
备注:以上数据均来自于年报等公开信息,相关解读均为个人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若有朋友需要研究分析上市公司财报,可私信交流沟通!!
$万达电影(SZ002739)$ $光线传媒(SZ300251)$ $华策影视(SZ300133)$ #影视# #中国电影# ##影视et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