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山甲的种植和炮制
来源
为鲮鲤科动物鲮鲤的鳞片。全年均可捕捉,捕后杀死,剥取甲皮,放入沸水中烫,等鳞片自行脱落,捞出,洗净,晒干,名甲片。
【原形态】
鲮鲤,身体背面、四肢外侧和尾部披覆瓦状角鳞片,头细,吻尖,眼小,舌长,无齿,趾(指)爪强健有力。全身的鳞片间杂有数根刚毛,颜面从下颌开始,过胸腹直尾基以及四肢内侧无鳞而着生稀毛。两颊、眼、耳周亦被毛。四肢精短,前肢比后肢长;前足爪长于后足爪,中间趾爪特别粗长,是为挖掘的强劲工具。鳞甲颜色有黑褐色和棕褐色两种类型,以前者为多见。老兽的鳞片边缘,呈橙褐色或灰褐色,每一鳞片自基部始有纵纹,年龄越大纹数越短少。初生兽则鳞软色白,1月龄后渐次角化并变为褐色。鳞片形状大体有3种:背鳞呈阔棱形,较扁平;腹侧,前4肢近腹内侧和后肢鳞呈盾状,鳞片中央有龙骨状突起,该突起亦随年龄而减少,老年个体几乎沙失;尾侧鳞呈折合状。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栖息于丘陵山地的树林、灌丛、草莽等各种环境中但极少在石山秃岭地带。掘洞穴居,昼伏夜出,能爬树游水,遇敌受惊时,将头裹在腹部,踯成一团。听觉、视觉差,嗅觉灵敏。食物以白蚁为主,亦食黑蚁、蚁的幼虫和其他昆虫的幼虫。发情期雌雄同居。交配后即分开,幼仔由雌兽培育,产仔期多在冬季,每胎1仔。
资源分布:主要分布于我国南方,其中以福建、广东、广西和云南等地数量较多。
性味
咸,性微寒。
炮制
炮山甲:取拣净的穿山甲片,分开大小,另将砂子置锅内炒至轻松,加入穿山甲片,炒至鼓起呈金黄色时,取出,筛去砂子,放凉。
醋山甲:用上法炒至鼓起呈金黄色时,筛去砂于,立即将炮山甲片倒入醋盆内,搅拌略浸,捞出,用水漂洗,晒干。(每穿山甲片100斤,用醋50斤)
性状
本品呈扇面形、三角形、菱形或盾形的扁平状或半折合状,中间较厚,边缘较薄。大小不一,长宽各约0.5-5cm。背面黑褐色或黄褐色,有光泽,腹面色较浅, 中部有一条明显突起的弓形横向棱线,其下方有数条与棱线相平行的细纹。角质微透明,坚韧而有弹性,不易折断。气微腥,味微咸。以片匀、色青黑、无腥气、不带皮肉者为佳。